熱愛科學崇尚科學主題心得體會
人人都應該熱愛科學、崇尚科學,倡導科學知識,努力學習科學方法。下面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臒釔劭茖W崇尚科學主題心得體會7篇,歡迎大家閱讀轉發(fā)!
熱愛科學崇尚科學主題心得體會【篇1】
隨著我們科技越來越進步,我們去科學里瞧瞧吧。展館里有很多標本:兔子、孔雀、大象……它們想怎么樣就不怎么樣,當然,它們出不去欄桿,我最喜歡的是海豚和海獅。海豚長著強勁有力的身子,而且很聰明。
它可以搭救人類,有的海豚給自己的宿敵——虎鯨,呼吸了8天,死去了。海豚有些是被寄生蟲害死的,人們在海灘上發(fā)現了便便,里面有很多寄生蟲。海豚很樂于助人,但是它們還會營救伙伴,青年的海豚還會幫即將死去的小海豚頂起來,讓小海豚呼吸到空氣,這樣小海豚就可以活下來了。
海獅,大家都知道了吧,我就不一一介紹了。科學的知識真豐富!里面有“寶藏”等著我們去探索。
熱愛科學崇尚科學主題心得體會【篇2】
有一天,我和媽媽在做彩虹。今天看到一本我熱愛科學的書。我把一盆水放在陽臺上,看著太陽的鏡子。它就像一只在盆里搖擺的舊木船,在天花板上反射出明亮的光。
“哈哈:媽媽的笑聲從后面?zhèn)鱽怼P∩倒希阍趺茨茏龀鲞@樣的彩虹?來,我教你!
我媽媽教我如何制作彩虹。我照著媽媽做的,雙手牢牢地握住鏡子,插入水中,對準紅太陽,耐心地等待水面逐漸平靜下來。突然,墻上出現了一道淺色的寬彩虹:“成交,成交。”白墻如蒼茫的天空,彩虹就像我以前見過的天空中的彩虹。
今天的科學實驗真的很有趣。
熱愛科學崇尚科學主題心得體會【篇3】
已經是夜晚,在一間小屋子里,時而悄聲無息,時而發(fā)出“嗞嗞”的令人膽戰(zhàn)心驚的響聲;時而漆黑一片,時而又光芒萬丈。這一切,都是我在搗鼓電磁學套裝。
這套裝,是科學課上,老師發(fā)給大家,以便做電磁學實驗的。初識電磁學,我自然對此興致勃勃,充滿好奇。這不,一做完作業(yè),我立即迫不及待地研究起來。
剛打開盒蓋,一個小玩意兒馬上吸引住了我的眼球。一個小把柄,一個馬達,中間是一連串大小不同、厚薄各異的綠色齒輪。這不是手搖發(fā)動機,還能是啥?
這種有趣的玩意兒,我肯定不會放過。端詳少頃,我準備用它來點亮一個小燈泡。二話不說,隨手抓了兩條導線,放在一旁。那兩根導線如同一紅一黑兩名士兵,隨時待命。小心翼翼地把手搖發(fā)動機的兩側轉松,接上導線。導線古銅色的頭被緊緊夾在手搖發(fā)動機上,另一頭則被接在其他顏色的夾子中,好似一條被死死束縛著的巨龍,大功告成!我嘴角露出一絲微笑,眉毛上揚,喜滋滋地等待小燈泡的亮光。可片刻后,我突然感到有什么物體在頂我的手指,定睛一看,不是別的,正是手搖發(fā)動機的把柄!可手搖發(fā)動機怎么會自己轉?我一肚子狐疑,向左一看,不禁捧腹大笑——剛剛心急,竟然將導線接到了裝了電池的電池盒上!
總不能一直讓它連著電池吧?!我躡手躡腳地把導線接回小燈泡上,轉動把柄,小燈泡立即放射出金光。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這是我第一次點亮一個小燈泡!我陶醉在勝利的海洋中。
停留片刻,我準備開始下一個小實驗。手執(zhí)一節(jié)電池,突發(fā)奇想:不如用它,來同時點亮兩個小燈泡?說干就干。我把電池盒兩端都分別接到兩個小燈座上,可下一條線該怎么連,我卻發(fā)愁了。“對了,”我忽然記起科學老師的一句話:“電流必須回路,估計下一條線就將兩個小燈座連在一起吧!”我趕緊裝上,得到的答復卻是一個放出微弱的光,一個甚至沒亮!
“這方法行不通,只能另想辦法!”我無奈地嘆了一口氣,將剛裝的導線拆下,橫七豎八地接了幾根。奇跡發(fā)生了,兩個小燈泡竟同時射出亮光!我真想大喊道:“萬歲!”
“都快考劍三了,還不復習英語!”媽媽的喊聲打破了我的個人世界。我戀戀不舍地收起電磁學套裝,心中還意猶未盡呢!
熱愛科學崇尚科學主題心得體會【篇4】
我是一個十分熱愛科學的女孩,每天依據科普讀物上的原理在家中做實驗,每次實驗成功后,心中總有一種幸福感。這不,在老師的告知下,知道了中國“移動科技館”來到了我們環(huán)江。“小科學家,快去看看吧!里面有許多神秘的科學知識等著你去揭開神秘面紗呢!”老師笑著捏了捏我的鼻子。
暑假來了,在父母的帶領下,我來到了環(huán)江縣青少年活動中心,一樓和二樓都陳列著許多科技展品,這可讓我飽餐了一頓科技盛宴。科技館里的科學展品分類為好幾個部分,有一部分是專門介紹科學原理和科學現象的,如:小球旅行記中應用了鏈條機構、曲柄導桿機構、棘輪機構、渦輪蝸桿機構、阿基米德螺旋機構以及同步帶傳動機構等原理,將小球運轉自如,形成錐體上滾、畫五角星、聽話的小球、看不見的力、聲駐波、美麗的輝光球等一系列超乎想象的情景;有一為部分是認識我們身體中的一些器官,如:健康誤區(qū)、消防闖關、食物金字塔、餐桌上的安全;還有一部分是益智游戲,如:中國數字科技館、益智游戲。
在這些科學知識中,我認為最為神秘的是“美麗的輝光球”。開始,我在參觀時發(fā)現,當我用手指輕輕觸摸輝光球的表面,感覺有點麻酥酥的,當手指沿輝光球表面來回移動時,輝光也隨之游動扭曲,隨手指移動起舞,看到光絲在自己的手下游走,感覺自己就是魔法師。興奮之余,心中又涌出了許多的疑惑,為什么看上去無色透明的玻璃球會因為我的觸摸發(fā)出如此漂亮的光彩呢?我被它的神秘深深吸引住了,“美麗的輝光”就像一個蒙面人,等待著我去揭開他的面紗,看到他的真面目。最后,我在管理員的指導下認真閱讀解說詞,終于茅塞頓開,原來輝光球的中心裝有高頻高壓電極,由于球內充滿了比較稀薄的低壓惰性氣體,便被電離激發(fā)出美麗的輝光。惰性氣體中的氦氣發(fā)藍色光,氬氣發(fā)淡紫色光,氖氣發(fā)橙紅色光。當手放在輝光球上時,手與電極之間形成放電通道,在此區(qū)域的輝光倍加明亮,隨著手指在輝光球上移動,放電通道便隨之移動。
科學真是太奇妙了!通過這次參觀,不但讓我增長了許多科學知識,還喚起了我對科學的好奇與興趣,他像一個龐大的磁場將我吸引其中,讓我無法自拔。我想,只有努力學好文化知識,才能暢游在科學的海洋里探索科學的奧秘。
熱愛科學崇尚科學主題心得體會【篇5】
中央電視臺第十頻道-------《科學頻道》的走進科學,我非常愛看。這個欄目里有許多奇特神秘的科學知識,有些經過探索解開了謎團,而有些還等待科學家繼續(xù)研究。
在吃早餐時,我把一個煮熟的雞蛋剝了殼,豎著放在一個玻璃瓶的瓶口,雞蛋有一小半沒入瓶中,我習慣的用手按壓著雞蛋,當雞蛋被我按進瓶里時,卻碎成了幾塊。這時,我突然想:能不能把這個雞蛋放進瓶子里而不損壞它呢?我向爸爸提出了這個問題,爸爸想了一會兒說:”應沒問題。”
爸爸找出幾張廢紙揉成一團,用火柴將紙點燃后小心地丟進瓶里。爸爸對我說:“看好了,我要變魔術了!”他把一個剝了殼的雞蛋放在瓶口上,用手輕輕地按壓,只聽得“啪”一聲,雞蛋完整得掉進了瓶子里。
我十分驚訝,“這里面有什么竅門呢?”爸爸說:“竅門是……”爸爸話還沒有說完,就被媽媽打斷了,“兒子,別急,等我做了一個小實驗后,你就能知道其中的竅門啦。”
只見媽媽找來一只瓶口較小的玻璃瓶,又找來一個打火機和一張紙,在準備的空隙,我便問媽媽:“媽媽,你這是要做什么實驗啊?”媽媽回答道:“我要做的實驗是‘拔火罐’,是我跟媽媽學的,也就是你的姥姥。至于你想知道謎底,看完我這個實驗,你一定會明白的。”老媽準備完后挽起袖子,用打火機靠近了紙,然后她一按打火機,紙“哧”的燃燒起來,老媽不慌不忙的把紙塞進了瓶子里。過了一會兒,瓶中的火苗滅了,老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玻璃杯扣到了左手手臂上,過了一會兒,老媽把手旋轉轉到了瓶子朝下的方向,瓶子居然沒有掉!這也太神奇了。媽媽有叫我試著把瓶子拔下來,我試了試,我這個“大力士”居然拔不下來。
媽媽見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樣子,笑著向我解釋:“當紙燃燒時,用掉了瓶子里的氧氣,氧氣用完后,火焰熄滅,罐子被外面的空氣壓力推進了皮膚里,牢牢地吸附在皮膚上,所以瓶子才不會掉。在推雞蛋的實驗中,由于雞蛋把整個瓶頸都封住了,所以外面的空氣不能進入瓶里來取代消耗掉的氧氣,于是瓶里的氣壓降低,雞蛋被吸入瓶里。”
生活中有科學,科學也在生活中。只要我們去探索﹑研究,任何迷團都會被解開。
熱愛科學崇尚科學主題心得體會【篇6】
我身邊的科學技術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日新月異。人們希望有一種具有十八般武藝的設備現在已近實現了很多很多,就比如說我家中的“高新技術”。
說到高新技術,可能大家眼前就會浮現多媒體電腦,沒錯,這個東西幾乎挨家挨戶都是必不可少的,我家也不例外。在這之前請大家回想一下存放在美國華盛頓的施密森博物館里的世界上的第一臺電子計算機,也就是1946年誕生的被人們稱為天之驕子的“埃尼阿克”,如今,這個天之驕子已經不再是這臺電腦了,熱是我前面所說的多媒體電腦,這個名字大家已經不陌生了,可以用來看電視,聽廣播,打電話,發(fā)傳真,聽cd,看vcd……功能及其廣泛,還可以獲取來自五種四海的最新消息,可謂,秀才不出門,盡知天下事呢!這些功能可算把我緊緊地吸住了,我不但聽聽cd,還用這種電腦作了不計可數的事情,如老師布置得讓我們查資料,在書上查那太麻煩了,要是查也要用幾個小時,但是有了多媒體電腦那可算輕松到了極點,不用幾分鐘只要搜索就找到了更加豐富的資料。
多媒體電腦也是娛樂的天地,就拿這件事來說,在烈日當頭的下午,我的作業(yè)都完成了,沒有什么事情做,顯得無聊至頂,幸虧有了多媒體電腦,讓我輕松了一八,玩了一會qq,這個軟件在多媒體電腦十分常見,你可以跟你離開年的朋友聊天,可以跟外國小朋友打交道,也可以跟離你很遠的父母談天論地這可有趣了。對了!上次我聽說,一臺多媒體電腦就了一位37歲的中年人,你別驚訝,事情是這樣說的,一位37歲的中年人,不幸得了許多醫(yī)生都治不好的重病,這個中年人幾乎已經絕望了,在他將死去的前一個月,無意間發(fā)現了一個能治好這種病的醫(yī)生,于是放上與這位醫(yī)生聯絡,那位醫(yī)生通過網絡告訴中年人只好這種病的藥方,這個病人對癥下藥,終于奇跡般的只好了這種病,終于從死亡邊緣中出來了,有所可知,多媒體電腦是多么的重要,不愧是名副其實的“天之驕子”呀!
高新技術迅猛的發(fā)展,有人說,你雖然可以弄清楚過去的五萬年的歷史,卻無法知道未來五百年的事情,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計算機,不多是高新技術會越來越神,越來越出乎人的意料,越來越美好的造福人類。
熱愛科學崇尚科學主題心得體會【篇7】
周末,爸爸帶我去參觀科技館,我非常高興,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向神圣的科技館進發(fā)。
一進科技館,呀!這里好大!人也很多。這里有很多高科技科普器材,令我驚嘆不已。我如同劉姥姥進了大觀園,感覺什么都是新奇的。
我走到一臺機器前,見一個女孩正在用手觸摸一個平臺,上面有一個很形象的手形印記,旁邊安裝一個模塊,有一個可以搖動操作的手把兒。出于好奇,我把手放了上去,那個女孩則慢慢搖動手柄。剎那間,一股電流傳到我的手上,啊!有電!我立刻把手縮了回來。我的手麻麻的,也不算太痛。我一邊揉著手,一邊在想,這里為什么會有電呢?看了旁邊的介紹文字我才明白,右邊那個模塊是手搖發(fā)電機,一搖就會摩擦發(fā)電,傳到手印以及我的手上。看來,電是個神奇的東西呀!館長介紹,人的手上有汗液,手放在這兩個手印上,汗被電解,就會有觸電的感覺。不同的人去觸摸,顯示器顯示的電量會有所不同。我再次把手放到手印上,顯示器上的指針超過一百,而爸爸的手放上去,指針才四十。我想可能是小孩活動量大,手上汗多的原因吧!
“咚咚……”這時,旁邊傳來敲鼓聲。我轉身一看,許多孩子正在鼓上一陣亂敲。奇怪!此鼓無皮,竟能“敲擊”出鼓聲,我很是不解。我上前仔細看了一下說明才知道,原來無皮鼓內壁上裝有紅外傳感器,當參與者敲擊時,觸發(fā)了光電控制電路,使音頻裝置開始工作而發(fā)出鼓聲。
在這里,我還看到了許多其他新鮮的東西。“窺無窮”,是在一個方形的框里裝有鏡片,通過方框往里看,如同一條隧道由近伸向遠方,很深邃,也很奇妙。“看得見摸不著”更神奇,在一個黑色小框里,我們能看見一束紅玫瑰,可伸手卻什么也摸不到。還有“聽話小球”、“靜電乒乓球”、“翻轉的鏡片”、3D科普展板……有好多東西我都沒弄清原理,我想現在應該努力學習,長大后用所學的知識來解釋這些神奇的科學原理。
時間不等人,不知不覺兩個小時過去了,爸爸催我回家。在科技館里,我既從玩中學到了知識,又從學習中感受到了樂趣。通過這次參觀,我愛上了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