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弘揚航天精神心得體會
傳承弘揚航天精神,航天事業,捷報頻傳。航天科技,引領未來。航天實力,彰顯國力。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傳承弘揚航天精神心得體會感想7篇,歡迎大家閱讀轉發!
傳承弘揚航天精神心得體會【篇1】
在探索浩瀚星辰的過程中,在中國夢的璀璨篇章里,航天夢是中國夢的一部分。航天追夢人用智慧、熱情和汗水,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譜寫著中國航天事業的輝煌歷史。中國航天日就是要銘記歷史、傳承精神,激發全民崇尚科學、探索未知、敢于創新的熱情。
中國載人航天--年,從人造衛星到載人航天,從探月工程到北斗全球系統,無不體現了航天“三大精神”。這些精神在中國航天人身上穿越時空,煥發出震撼人心的強大力量。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航天人不懈追求的夢想。
傳承弘揚航天精神心得體會【篇2】
在探索浩瀚星辰的過程中,在中國夢的璀璨篇章里,航天夢是中國夢的一部分。航天追夢人用智慧、熱情和汗水,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譜寫著中國航天事業的輝煌歷史。中國航天日就是要銘記歷史、傳承精神,激發全民崇尚科學、探索未知、敢于創新的熱情。
中國載人航天三十年,從人造衛星到載人航天,從探月工程到北斗全球系統,無不體現了航天“三大精神”。這些精神在中國航天人身上穿越時空,煥發出震撼人心的強大力量。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航天人不懈追求的夢想。
傳承弘揚航天精神心得體會【篇3】
12月9日下午15時40分,我校師生們聆聽了一次特別的課堂——“天宮課堂”,同學們不但了解了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在中國空間站的工作生活場景,還了解到了很多神奇的科學知識。
“天宮課堂”將三尺講臺放置在無垠的太空,背景是深藍的宇宙,星辰閃耀;課堂上是驚羨的眼神,心馳神往。
在課堂里我們了解到了航天員們的生活狀況,太空奧秘在今天我們得以印證。太空細胞學研究實驗展示、浮力消失實驗、水膜張力實驗、水球光學實驗、泡騰片實驗讓我們沉浸在科學的國度里,同時也讓我們知道了同樣的實驗,在太空與地球上操作會有不同的效果,感受到了科學的無限魅力。
“天宮課堂”結束后,同學們紛紛表示:“要向航天員學習,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樹立遠大理想,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做貢獻!”
“天宮課堂”是一把鑰匙,為隊員們打開了科學的殿堂,又是智慧的火種,播下了追逐航天夢想的種子。來自太空的一堂課,點燃了流峪鎮中心小學隊員們的夢想之燈,隊員們真切地感受到科學實驗的獨特魅力,激發了隊員們弘揚科學精神、熱愛航空事業的熱情,長大后為我國的航天事業做貢獻!
傳承弘揚航天精神心得體會【篇4】
2022年4月16日,是一個令國人振奮的日子,是一個讓全世界都為之震驚的日子,是一個被永遠的載入史冊的日子,因為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三名宇航員在歷經183天的太空旅行后,成功返回祖國的懷抱。
看!時隔六個月,宇航員們的面容依舊是那么帥氣和美麗。那大椰子般返回艙上的焦痕,見證了他們從深邃宇宙回來的痕跡。而那二十多件實驗樣品,又是多么偉大的非凡成就。
聽!那邊返回艙著陸一瞬間,那巨大的轟隆聲讓萬千華夏兒子忐忑不安的心一剎那安靜了下來。宇航員們自我感覺良好,這也表現出了他們對航天事業的驕傲與自豪,這些聲音是多么了不起呀!
看著這激動人心的畫面,聽著那一陣陣掌聲,爸爸驕傲地說:“這些年來,我們中國的經濟、科技獲得了巨大的騰飛,而三位宇航員在軌6個月又是多么令人振奮呀!”
我自豪,因為我們有一個強大的祖國,有一群為國爭光的航天員,有世界一流的科技。我們要好好學習,長大后建設祖國,讓國家變得更加富強!讓一艘艘裝載著夢想的飛船飛入太空,讓中國聲音響徹太空!
傳承弘揚航天精神心得體會【篇5】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于10月17日7時30分發射,這不僅是航天工業領域的一項壯舉,更開啟了我國航天軍工領域的資本新篇章。
我國航天運載器年發射次數已經進入世界前三,但累計發射次數與俄美差距顯著。
根據人民日報披露,截至__年9月1日,我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已飛行235次,成功率達到95.32%。十二五期間,主管我國航天科技工業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共計成功發射火箭86枚,發射成功率高達97.7%,五年間我國的發射次數、發射頻率和發射成功率均排位世界前列。其中,僅__年一年我國就完成火箭發射19枚,并且全獲成功。經過60年發展,目前我國火箭已具備可靠性高、發射密度高、入軌精度高的優點。
從全球航天發射情況來看,目前全球航天發射主要由俄羅斯、美國、中國和歐洲國家組成的歐洲太空局主導。第一梯隊的俄美發射累計次數遠遠高于我國,我國與歐空局共列第二梯隊。據統計,__~2013年進行的159次航天發射中,俄羅斯、美國、中國和歐盟的發射量占到了全部發射的86.8%。從整體發射總數來看,由于起步較晚,我國與俄、美發達國家發射次數仍然差距不小。
傳承弘揚航天精神心得體會【篇6】
八年前,航天員王亞平老師在聶海勝、張曉光老師的協助下開展了首次太空授課,在無數孩子心里種下了航天和科學的種子。如今,她又一次踏上了太空之旅,在今天為我們帶來了難忘的“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課”第一課。
在“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課”里,王亞平、翟志剛、葉光富老師在空間站為我們展示了太空轉身、浮力消失、水膜張力、水球光學、泡騰片等實驗,讓人感受到無窮的樂趣與奧秘。在這么多有趣的實驗中,我最喜歡的是水球光學實驗,當王亞平老師站在水球面前時,我們看見她的模樣是反過來的,這是因為水球相當于凸透鏡,王亞平老師通過水球呈現的是倒立。接著,當王亞平老師在水球中注入一個大氣泡時,她再次站在水球前,這時,我們可以看到她呈現出一正一反的樣子。這一現象真是太神奇了,在班級觀看的同學們不斷發出贊嘆聲,用熱烈的掌聲表達對科學的向往之情。還有好多神奇的實驗,我就不一一說明了,每個實驗都很奇妙,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通過這次的學習,我受益匪淺,少年強則國強,我也要好好學習,爭取長大后有機會上太空旅行。“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課”向世界彰顯了我們的自信,祝愿祖國愈加繁榮富強!
傳承弘揚航天精神心得體會【篇7】
看了這次神舟十號太空授課的視頻之后,真是令我大開眼界,王亞平阿姨雖然不是專業的老師,但是他講課非常生動,讓我學到了很多的知識。
這次的太空授課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科學世界真的太神奇了。科學在是改變我們生活,甚至改變著我的世界觀,因為科學的力量,我們走進了太空,這在以前根本就是不敢想象的,而今天神十授課,讓我們每一個學生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科學的力量。
這堂課中我學到了很多的知識,關于太空的一些物理現象,雖然太空還是離我們很遠,但是,我相信未來我們征服太空也不是不可能的,宇宙之大,我們還需要繼續去探索。
同學們,讓我們好好學習,一起攜手把中國帶進一個強大的時代吧!中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