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實習收獲心得
心得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自己在某個階段遇到的問題,并反思自己的解決方法,從而更好地解決類似的問題。怎樣寫兒科實習收獲心得?這里提供兒科實習收獲心得分享,供大家參考。
兒科實習收獲心得篇1
兒科護士工作心得從心做起,聽似簡單,其實不簡單,如何才能夠從心出發把工作做得更好呢?好,即完美,完美的工作就要求我們全心投入,真誠相待。
記得在我的孩提時代有著這樣的記憶:因為生病,心急如焚的父母把我送進了醫院,本來就對醫院有恐懼感,剛一進醫院大門,就一直哭嚷著要回家,醫生還說需要打針,于是在爸爸媽媽軟硬兼施的誘逼下,來到了打針的地方,就見有位阿姨穿立腳點白大褂,戴著白口罩,頭上還戴著一頂白色的帽子,全身上下都是白色,一手舉著針,一手拿著棉簽,面無表情地來到了我的面前,我越發害怕,嚇得一直往后退,雖然被父母強行按住身體,但還是不停地扭動,就這樣,折騰了老半天,那阿姨急了,大嚷道:“你再動,再動就給你多打幾針!”還邊責令母親將我按得動彈不得,現在想來,如果當時那個護士不是那么隱,而是微笑癥鼓勵我,也許我就不會那么害怕了吧!隨著時光的推移,我慢慢地長大了,面對人生選擇時竟然也戲劇化地做了一名護士,成了人們眼中的“白衣天使”,當我成為兒科護士的第一天起,我就告訴自己說:既然我也是一名兒科護士,就一定要用我的微笑來面對生病的孩子,改變我孩提時腦海中那咱面無表情,看上去讓人生畏的護士形象。前不久,有一位6—7歲的小男孩的一句話讓我更堅信我這樣做是對的。第一次給這個小男孩做治療的時候,我就像平時一樣面帶微笑一樣走進病房,他就總是盯著我看,到了第二年,他哭吵著奶奶要找我給他打針,聽他奶奶說本來有護士準備給他打針的,可他硬是不肯,握著小拳頭不讓人碰,偏要找我,于是我就去了,他看到我之后竟然不器了,只是乖乖地伸出兩只小手由我挑選,我很詫異,為什么這個小男孩會有這樣的舉動,但當時沒有問,只是在思考,接下來幾天的治療都由我為他進行的,可由于工作忙,打完了他的針,我便忙著我自己班上的事兒去了,好久沒看到我,他就說打針的部位很痛,要奶奶找我去看他,我去了之后,邊微笑著輕輕撫摸,邊細聲問道:還痛嗎?他眨眨眼望著我說:不痛,其實一點都不痛。到了他出院的時候,我就問他,為什么每次打針都找我,而他說了句讓我非常感動的話,阿姨,因為我想看見你對我笑。“三分治療,七分護理。”于是我越來越能夠感覺出護理工作的重要必。曾經有人說過。“拉開人生帷幕的人是護士,拉上人生帷幕的人也是護士。”是啊,在人的一生當中有誰會不需要護士的細致關心和悉心照顧呢?“護理工作是一門精細的世術。“護士要有一顆同情的心,要有一雙愿意工作的手。”新形象的護士是會用她們的愛心,耐心,細心和責任心解除病人的病痛,用無私的奉獻支撐起無力的生命,重新揚起生的風帆,讓痛苦的臉上重綻笑顏,讓一個個家庭都重現歡聲笑語——“神話中天使的美麗在于她的圣潔與善良,而白衣天使的美麗在于溫馨與微笑”。進入新的世紀,特別是在加入WTO以后,我們的各項工作都面臨著新的環境,新的機遇和新的挑戰。我想要塑造新時代護士的新形象就應該從心開始,從心做起。人們常說:“眼睛是人類心靈的窗戶”,人類情緒中的喜怒誤用東都可以從眼神中表現出來,而人們更希望看到的是醫務工作者熾熱的眼神和那張被蒙在白色口罩后面真誠的笑臉,要塑造一個城市的新形象,離不開各行各業的形象建設,更離不開一個個行業的新變化,衛生部門作為“窗口”行業影響和反映了一個地方的新形象,要塑造醫務人員新形象,離不開醫生護士的共同努力,必須要以敏銳的洞察力和靈敏的觀察力,棄舊圖新,銳意進取,并要有頑強的意志和堅忍不拔的毅力,腳踏實地,奮力拼搏,不斷地完善自己,充實自己,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善于學習,借鑒,取長補短,實踐著護理模式由個案護理,小組護理到功能制護理,責任制護理及現在的系統化整體護理,不再是像以前那么單純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將病當作一個整體的人來進行護理。這每一個新的工作方式都是在原有護理工作方式的繼承,者是為了讓病人得到更全面,更整體,更系統化的服務。作為新時代的護士,作為__醫務人員中的一員,我一定順應時代的要求,堅持不懈的努力,為塑造__醫務人員新形象貢獻一份力量,為提升__醫務人員整體形象建設增光添彩,緊跟衛生改革發展的步代,為實現__在中部地區崛起的宏偉大業而努力奮斗!
兒科實習收獲心得篇2
短短的三個星期即將結束,回想這期間的點點滴滴,似乎在嘗試五味瓶里的味道,只有親身經歷的人才能體會,無論是什么滋味都是值得回味的。即要出科了,卻有好多不舍,對于我們的實習,科室里的老師都很重視,每周的實習安排也很井然有序,從而讓我們循序漸進的學習與成長。
臨床的實習是對理論學習階段的鞏固與加強,也是對臨床技能操作的培養和鍛煉,我們非常珍惜這段時間,珍惜每一天的鍛煉和自我提高的機會,珍惜與老師們這段難得的師生之情。
在新生兒科,我們主要護理對象是高危新生兒,比如新生兒窒息、吸入性肺炎、顱內出血、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病理性黃疸及早產兒。這里每個嬰兒都配備一個暖箱和監護系統,進行心電、血壓、血氧飽和度等基本監護。
新生兒科不同與其他科室,家屬是不能進來的,因為嬰兒的自身免疫力低下,如果人員流通過度的話,容易引起感染。我們護理人員進去都要經過手衛生,在觸碰每個嬰兒前也要手消毒。
新生兒科疾病與成人不同:起病急,來勢兇,變化快。因此,我們護理人員要根據其疾病特點制定一系列相應的護理措施。由于嬰兒自身的特點以及不懂得與醫護人員配合,所以護理工作內容多,難度大,要求高。除基礎護理,疾病護理外,還有大量生活護理,病情觀察應細微敏銳,發現變化及時通知醫生,進行救治。
了解新生兒科護理工作的基本情況后,我開始投身實習工作中。在臨床老師孜孜不倦的教導下,我不斷汲取和探索專業知識,也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
經過一個月的兒科實習,我又成長了許多,漸漸擺脫了學校的那份稚氣,走向成熟。在“陣地”上,我學會的不止是一個護士最基本的技術,疾病護理知識,更重要的是如何與病人家屬溝通。新生兒科護理對象是小孩,對于每個父母來說,最珍貴的莫過于子女了。
在這段時間,我學習到了很多,固然我還只是學習,也許我的能力有限,但是我會用我的努力去充實我的知識與技能,渴望在學習中成長,真正做一名默默歌唱,努力翱翔的白衣天使。
兒科實習收獲心得篇3
兒科見習一共三天。門診兩天,兒科保健一天,分別有易文龍主任和吳燕永主任帶我們C2小組17個人。兩位老師的負責敬職與和藹可親都令我們印象深刻。而兒科的小病人又那么的可愛,以致我覺得兒科就像天堂一樣(比起其他科室)。小孩子,嫩嫩的皮膚,天真的表情。他們沒有大人復雜的心思,就連身體也比成人單純。幾天來進門診看病的小孩不是感冒發燒就是腹痛腹瀉,幾乎全是感染性疾病。于是謝嫣第一天見習后就高燒了。可見見習甚至從事醫生職業,保護自己還是首要的任務,這也是對工作負責的態度的一種體現吧。
易主任從怎樣交接班開始告訴我們醫院門診的流程,他還仔細教我們臨床上病歷的書寫,并且在帶領我們接診病人的同時,身體力行地教授我們要注重年齡與疾病的關系,熟記常見病病程,了解常用藥的藥理作用,注重物理檢查,注重過敏史……這些都令我們學會怎樣把課本與臨床結合起來。一邊觀察易主任接診病人,我們也一邊重新復習鞏固了毛細支氣管炎,喘息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腹瀉等病的診斷與治療。在下午的講座中,易主任分別為我們講了臨床的液體療法,還有兒童心肺復蘇和驚厥的處理。這些東西都是來源于課本,而又不同于課本的東西,能夠幫助我們更加客觀而不是呆板的學習兒科學。
在兒童保健門診的半天,大家都感覺很輕松愉快。吳主任和我們一起復習了計劃免疫的內容,教我們如何給小孩做健康體檢,還給大家機會摸小孩未閉合的囟門,測頭圍。大家都十分興奮。吳主任的講座是關于兒科用藥的注意事項——包括小兒藥物治療的特點,藥物選擇,給藥方法和藥物劑量的計算。吳主任還鼓勵我們女生將來從事兒科的工作。雖然小孩有時很愛哭鬧,但是他們真的像天使一樣純真美好。看著他們健康的長大,兒科醫生也是很幸福的職業呀~
以前總覺得婦產科室是一個充滿隱秘禁忌的地方。剛開始見習也還覺得壓抑害怕,可是三天下來,我仿佛看見那層面紗緩緩掀起,展現的是母性和科學的光輝。
在門診,尹伶老師帶我們接診病人。她的問診委婉而清楚,盡量體諒病人的心情。尹伶老師對我們見習生對病人都和顏悅色,讓我明白專家與普通醫生的區別不僅僅是高超的專業本領,更重要的是良好的素養。我們觀看了取白帶標本陰、陰道清洗、宮頸防癌篩查等操作。李丹老師還讓我們觀看了上環、普通人流的手術過程。老師的手法嫻熟,鎮定自若,可是第一次看見如此場面的我們有點驚嚇到。無論如何,求知欲戰勝了內心的恐懼。下午的講座中,尹伶老師讓我們討論婦產科見習的心得,然后給我們講解了人工流產從診斷到手術的整個流程。妊娠小于四十九天可以藥流,小于十周可以負壓吸引,大于11周則藥流加上清宮。尹老師還強調了陰道炎,宮頸糜爛的婦科檢查,這些都是臨床的常見病。
住院部的見習是從交接班和查房開始的。病房的病人多是子宮肌瘤,引產或子宮脫垂。通過翻看病歷,我們熟悉了住院病歷的書寫。夏娜老師強調了產科檢查的四步觸診法和婦科檢查的操作。我們還在見習的過程中復習了子宮脫垂的分度,人工流產的并發癥,功能性子宮出血的分類等知識。最大的收獲是觀看夏娜老師收入院一位過期妊娠的孕婦。老師做了四步觸診法,測宮高、腹圍,胎心監護,肛口指診檢查還有骨盆外測量。最驚喜的收獲是觀看新生兒游泳。老師為新生兒洗澡,毛毛還不停的哭。當毛毛被套上泳圈放進泳池,馬上就安靜了,也許是回到了在子宮的安全感。夏娜老師的講座是關于圍手術期處理——從病史詢問(手術指證),產科檢查婦科檢查等一系列術前檢查,術前思想準備,術前準備(導尿等)到術中的無菌操作和術后的護理。劉鳳勤老師帶我們聽了關于母乳喂養的講座,總結了婦產科常見病多發病,如炎癥,與妊娠有關或無關的陰道流血的診斷與鑒別診,還給我們看了宮腔鏡和腹腔鏡手術的光盤,令我們受益匪淺。
兒科實習收獲心得篇4
周的兒科實習轉瞬即逝,在此期間,本人嚴格遵守醫院及科室的規章制度,認真履行護士職責,嚴格要求自己,尊敬師長,團結同學,踏實工作,熱愛兒童事業,全心全意為患兒著想。
本科是與其他科室相比主要有三點不同:第一,特殊的護理人群;第二,特殊的治療護理原則;第三,特殊的護患關系。首先,小兒的生長發育有一定的.規律,如連續性,階段性,順序性,還有各器官發育的不平衡性。再之,因為小兒的這些特殊體質,所以從穿刺、注射和用藥等方面都有著其注意事項。在本科老師的精心指導下,我能夠初步掌握兒科的常見疾病及對癥護理,也了解了小兒與大人不同的一些操作技術,如靜脈穿刺等。同時要理解家長,正確處理好護患關系,能做好解釋與安慰工作,多說幾個對不起,使家長也理解兒科護士的工作,減少不必要的誤會或過激行為的發生。在此,我人應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特別是的疏導及承受能力。
在接下來的實習中要再接再厲,以取得更好的成績。感謝各位老師的耐心指導!
兒科實習收獲心得篇5
一個月的兒科實習階段轉眼即逝,時間從指縫中悄然溜走,抓不住的光陰,猶如白駒過隙,兒科護理實習心得。一個實習的結束同時又是另一個實習階段的開始,準備著實習階段又一個接力.
進入兒科科室,我從帶教老師那兒了解到,兒科是個綜合性很強的科室,涵蓋了內科、外科的各種疾病情況.但兒童疾病的種類與成人大不同:起病急,來勢兇,變化快。因此,我們護理人員要根據其疾病特點制定一系列相應的護理措施.由于兒童自身的特點以及年齡小不會或不能準確描述病情,不懂得與醫護人員配合,所以兒科護理工作內容多,難度大,要求高.除基礎護理,疾病護理外,還有大量的生活護理和健康教育,病情觀察應細微敏銳,發現變化及時通知醫生,進行救治.
了解了兒科護理工作的基本情況后,我開始投身實習工作中.在臨床老師孜孜不倦的教導下,我不斷汲取和探索專業知識,也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也許這些心得體會只是浩瀚大海中的水珠一滴;無垠沙漠中的沙礫一顆,但對我來說卻是難能可貴的財富,就好像在廣闊的沙灘上,一陣浪打來,留下無數閃閃發光的貝殼,點點滴滴都值得我去珍藏和回憶.也許這些收獲相對而言是微小的,但我相信,成功是積累在每一個小小的進步之上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經過一個月的兒科實習,我又成長了許多,漸漸擺脫了學校的那份稚氣,走向成熟.在“陣地”上,我學會的不止是一個護士最基本的技術,疾病的護理知識,更重要的是如何與病人家屬溝通.兒科的護理對象是小孩,對于每個父母來說,最珍貴的莫過于子女了,家屬以及醫護人員都是本著為小孩著想的理念.除了要有精湛的輸液技術,將病人的痛苦減至最輕之外,還要向病人家屬做宣教,方面涉及很廣,比如:飲食教育,環境,衣著,心理護理等.向家屬宣教完之后,他們對我表示非常感謝,我自己心里也覺得特別欣慰,勞動成果得到賞識.
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兒科護士,光有技術是不夠的.,我們應該充分體現出“護士”這一角色的價值,而不是像機器一樣工作,更多的是要充當健康教育者和病兒知心者.我在兒科就深有體會,比如科室里比較多的血液系統疾病和腫瘤,首選化療治療.除了一些常規的操作外,我們還應該做好對癥護理.感冒的癥狀是發熱、咳嗽、甚至全身癥狀,那么我們應該做到對癥護理,注意室內環境,飲食清淡,休息等一系列的宣教.如痰液較多,還應保持患兒呼吸道通暢,給于吸痰和拍背,霧化吸入等.同時要多與家屬溝通,向其介紹有關知識,如病因,主要表現等.教會家長正確拍背協助排痰的方法,指導家長正確用藥,出院時做好健康指導,如合理喂養,加強體格鍛煉等.在平時的實習工作中,我也經常看到帶教老師向家長做宣教,這就需要將所學知識靈活運用到實踐中去,這是護理工作比較高的境界,只有轉述給病人家屬,才說明自己真正了解書本知識,并能融會貫通,對醫患雙方都是有利的.兩周的歷練讓我感觸頗深,受益匪淺,對護士這一角色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護士不光是護理活動的執行者,還是健康捍衛者和宣教者.我們應該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身體素質和交際能力,將自身所學靈活應用到工作中去,同時要有敏銳的觀察力.我們用雙手給病人送去溫暖,每一個操作都賦予病人康復的希望,讓他們看到黎明的曙光.也許我們只是送去了微不足道的關懷,但這些積累起來,就是幫助病人度過難關的諾亞方舟.
兒科實習收獲心得篇6
三周的兒科實習轉瞬即逝,在此期間,本人嚴格遵守醫院及科室的規章制度,認真履行護士職責,嚴格要求自己,尊敬師長,團結同學,踏實工作,熱愛兒童事業,全心全意為患兒著想。
本科是與其他科室相比主要有三點不同:第一,特殊的護理人群;第二,特殊的'治療護理原則;第三,特殊的護患關系。首先,小兒的生長發育有一定的規律,如連續性,階段性,順序性,還有各器官發育的不平衡性。再之,因為小兒的這些特殊體質,所以從穿刺、注射和用藥等方面都有著其注意事項。在本科老師的精心指導下,我能夠初步掌握兒科的常見疾病及對癥護理,也了解了小兒與大人不同的一些操作技術,如靜脈穿刺等。同時要理解家長,正確處理好護患關系,能做好解釋與安慰工作,多說幾個對不起,使家長也理解兒科護士的工作,減少不必要的誤會或過激行為的發生。在此,我人應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特別是的疏導及承受能力。
在接下來的實習中要再接再厲,以取得更好的成績。感謝各位老師的耐心指導!
兒科實習收獲心得篇7
短短的四個星期即將結束,回想這期間的點點滴滴,似乎在嘗試五味瓶里的味道,只有親身經歷的人才能體會,無論是什么滋味都是值得回味的。即將要出科了,卻有好多不舍,對于我們的實習,科室里的老師都很重視,每周的實習安排也很井然有序,從而讓我們循序漸進的學習與成長。
臨床的實習是對理論學習階段的鞏固與加強,科室老師每周都會對我們進行小講課以及特殊病例分析,我們非常珍惜這段時間,也是對臨床技能操作的培養和鍛煉,珍惜每一天的鍛煉和自我提高的&39;機會,珍惜和老師們這段難得的師生之情。
在新生兒科,我們主要護理對象是高危新生兒,比如新生兒窒息、吸入性肺炎、顱內出血、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病理性黃疸及早產兒。這里每個嬰兒都配備一個暖箱和監護系統,進行心電、血壓、血氧飽和度等基本的監護。新生兒科不同于其他科室,家屬是不能進來的,因為嬰兒的自身免疫力低下,如果人員流通過度的話,容易引起感染。我們護理人員進去都要經過手衛生,在觸碰每個嬰兒前也要手消毒。
新生兒科疾病與成人不同:起病急,來勢兇,變化快。因此,我們護理人員要根據其疾病特點制定一系列相應的護理措施。由于嬰兒自身的特點以及不懂得與醫護人員配合,所以護理工作內容多,難度大,要求高。除基礎護理,疾病護理外,還有生活護理,病情觀察應細微敏銳,發現變化及時通知醫生,進行救治。了解新生兒科護理工作的基本情況后,我開始投身實習工作中。在臨床老師孜孜不倦的教導下,我不斷汲取和探索專業知識,也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經過一個月的兒科實習,我又成長了許多,漸漸擺脫了學校的那份稚氣,走向成熟。在“陣地”上,我學會的不止是一個護士最基本的技術,疾病護理知識,更重要的是如何與病人家屬溝通。新生兒科護理對象是小孩,對于每個父母來說,最珍貴的莫過于子女了。
在這段時間,我學習到了很多,固然我還只是學習,也許我的能力有限,但是我會用我的努力去充實我的知識與技能,渴望在學習中成長,真正做一名默默歌唱,努力翱翔的白衣天使。加油吧,實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