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真題附答案解析語文
2023高考平行志愿怎么填
1)院校投檔比例過高,實際招收100人,卻調取120人的檔案,暗藏20人被退檔的風險。
2)院校之間沒有梯度,也沒有先后順序,暗藏高分退檔或死檔風險。
3)參考往年錄取分數不當,或過度參考去年院校最低錄取分數線,暗藏退檔風險。
4)對目標院校“大小年”趨勢分析不準確,暗藏退檔風險。
5)專業優先原則,單科成績沒達到專業分數要求,暗藏被調劑或退檔風險。
6)過分重視專業,不服從調劑,暗藏高分落榜風險。
7)由于考生身體條件不符合所報院校或所選專業的標準,明明沒有160,卻選護理類專業,面臨調劑或退檔風險。
8)由于考生對自身實力估計過高,高考成績未能達到填報的所有平行志愿高校的投檔線,根本不會被投檔,錄取與否也就無從談起。
9)考生堅守本地院校,不去外省高校,暗藏高分低就或退檔風險。
10)家長和考生吃不透院校《招生簡章》,導致死檔風險。
以上平行志愿風險,有不少都是因為家長和考生在填報志愿的時候,犯了以下常見錯誤:
1)只重分數,不重位次
2)一門心思奔赴名校
3)只看校名,忽視專業
4)信心爆棚,全選熱門
5)信心不足,怕高就低
高考平行志愿填報陷阱及風險
現在各省高考都普遍在普通批次選擇平行志愿的院校錄取方式,這樣以“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為原則就最大程度的保證了考生的權益,所謂平行志愿就是按照考生的分數從高到低一個一個按照志愿投檔錄取,分數越高選擇院校的權限范圍越大,那么平行志愿在填報過程中是否就真的沒有風險了呢?是否也會出現退檔現象呢?
1.平行志愿掉檔
掉檔原因:所有志愿均填寫錄取分數較高院校;結果每個院校的投檔分數都未達到;
措施:填報志愿時,拉開高校層次,沖穩保院校謹慎選擇。
2.平行志愿退檔
退檔原因:未勾選同意調劑選項,未達到院校專業特殊要求,如體檢、單科成績、限報人員;
措施:填報志愿時,仔細了解院校錄取規則,勾選同意調劑選項。
3.平行志愿填報高校順序不當
后果:如果較低分數高校在前,即使達到理想院校分數,也不能被錄取。
措施:將分數高的院校和理想院校順序盡量往前放。
4.重視專業選擇,輕視院校選擇
可能后果:進入大學后整體環境比較失望,大學畢業后起步門檻低人一等,面臨歧視;
措施:能上好學校不去差學校。能去985不去211,能去211不去一般院校,能走本科不上專科。
5.報志愿全是熱門專業
可能后果:熱門專業報考人數較多,很有可能出現接受專業調劑甚至掉檔風險;
措施:填報志愿時,拉開專業熱度,可選擇自己喜愛未來又有發展趨勢的專業作為參考。
__小提示:高校一般允許學生在大一結束選擇轉專業。對于獨立學院和原來的本科三批,屬于拿高價學費換取本科學位。
6.忽視招生章程
后果:由于忽視錄取規則,極易造成投檔又退檔現象。
措施:認真閱讀報考院校招生章程,特別是錄取規則和特殊專業要求等方面。
7.忽視志愿填報時專業的順序
可能后果:由于專業錄取形式的多樣,極易造成高分進入調劑區,讀不上喜愛的專業;
措施:仔細了解專業錄取規則,針對不同規則合理選擇專業填報順序;
8.選擇城市時忽視或者過于重視
可能結果:高分能去大城市名校去了地方城市,低分能去地方讀名校結果在大城市讀一般院校;
措施:填報志愿時,同等條件下能去大城市的不去地方城市,分數不理想的可以去選擇地方城市讀名校。
9.照搬往年數據
后果:高校錄取有一定的偶然性,再加上批次線的不同,照搬往年數據極易造成填報志愿失敗,掉檔。
措施:高校往年錄取數據僅供參考,要綜合分析高校近幾年的線差和位次,結合專業錄取最低分完美填報志愿。
2023家長如何做好高考志愿填報準備
一、熟讀院校《招生章程》和《招生簡章》,理清各類招生計劃,招生規則等。
二、收集高考志愿信息,避免盲從。
1、收集孩子三年來各單科成績平均分,特別是一模、二模、三模中各科成績的平均分,班排名、校排名,省市排名。
2、向班主任了解孩子平時測試各科成績、心態特點、性格興趣、發展潛能、成績競爭力,優點與不足等各方面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為選報院校作準備。
3、收集教育部今年發布的招考信息。了解教育部和院校招生的最新動態。一般建議多多關注陽光高考網動態。
三、分析信息,為科學選報打下堅實基礎
1、學習,所選報的目標院校的招生簡章,它是院校錄取的規則,介紹了錄取原則、招生計劃、專業人數、專業錄取要求、體檢標準、招生政策、分析招生形勢。
2、閱讀研究,所選報的院校的專業介紹,主要包括:培養目標、核心課程、就業方向,注意事項、推薦院校,學科特點,專業優勢,全國排名等,通過縱向與橫向比較,科學規劃以孩子的實力與潛力可選報的院校與專業方向。
3、科學分析,本省近三年各批次招生計劃、專業招生人數、錄取情況。如目標院校在本省各專業錄取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錄取概率,投檔比例等。
4、了解考生就讀中學近幾年的高考升學率、畢業生人數,一二本達線數、錄取院校情況、第一二志愿錄取情況統計等,綜合研判,全面考量,對孩子可能考取的院校進行預測判斷。
四、當好參謀,尊重選擇
1、高考結束后,及時與孩子溝通交流,進行性格職業測評,掌握孩子志向愿望和未來發展方向。
2、當家長意愿與孩子志向發展有矛盾時,應尊重孩子志愿的選擇,因孩子未來的路要靠他自己去前行,四年或更長的路要孩子去學習去奮斗去拼搏,家長不可能代替孩子成人、成長與成功!